首页 资讯 正文

南通:向海图强,迈向“下一个万亿”

体育正文 245 0

南通:向海图强,迈向“下一个万亿”

南通:向海图强,迈向“下一个万亿”

6月22日,南通(nántōng)再添国家级名片,南通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(shūniǔ)成功入选2025年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。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江苏唯一兼具沿江沿海深水岸线的城市(chéngshì),南通以(yǐ)“江海(jiānghǎi)河联运(liányùn)”特色枢纽为锚点,在“下一个万亿看沿海”的战略引领下,驱动船舶制造、绿色能源等产业破浪前行,在向海图强赛道上加速驶向深蓝新征程。 枢纽增效,畅通“船边(chuánbiān)直提”链路 在如皋(rúgāo)港长源(gǎngzhǎngyuán)国际码头,一艘满载8200多吨纸浆的货轮正在(zhèngzài)卸货。亚太森博浆纸公司需纸浆原料100万吨,其中超90%依赖进口。以往,货物要(yào)先入库,等待海关通关放行后再(zài)用江船运过来卸货,时间成本高达6-7天。如今,“船边直提”模式让海轮直接停靠长源国际码头,企业在货物运输途中就可提前办理通关手续(shǒuxù)。船舶抵港后,两天以内就能完成(wánchéng)货物卸载与通关,大大提升了整体效率。“船边直提”不仅破解了企业供应链时效瓶颈,更(gèng)以通关效率的变革打通南通海洋经济的物流经脉。 如皋海关针对(zhēnduì)进口纸浆、进口液体化工品(huàgōngpǐn)等重点货物,采取“一事一议”措施,进一步细化“船边直提”作业流程(liúchéng),切实减少了港区物流作业环节,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。“船边直提”模式(móshì)(móshì)的应用,突破了传统物流的瓶颈,提高了物流效率。这种“港口+海关+产业”的三方联动,正是南通(nántōng)海洋经济通道运输转型的关键突破之一。南通正通过物流模式创新,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流保障(bǎozhàng),推动“靠海而生(érshēng)”向“向海图强”的跃升,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可参考的“南通方案”。 如皋港口。图片来源/新华(xīnhuá)报业网 科技赋能,升级(shēngjí)船舶产业 走进南通市(nántōngshì)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局海洋装备产业园,招鋐船舶有限公司生产(shēngchǎn)车间内一片繁忙(fánmáng),多台工业机器人(jīqìrén)同时运作,机械臂精准定位进行焊缝。招鋐船舶经理佘刚林介绍道:“过去依赖人工(réngōng)的焊缝处理工序,如今由工业机器人实现(shíxiàn)流程自动化,不仅焊接(hànjiē)表面光泽度更好,还不需打磨即可直接定型!”目前,绑扎碗等核心部件已实现机器人全替代,日产量达手工操作的3倍,品质大幅提高,废品率显著下降。 作为招商局集团旗下(qíxià)重要的船舶配套企业,招鋐船舶将智能化改造深度(shēndù)融入装件生产(shēngchǎn),为南通船舶产业提供转型微观样本。自2023年起,招鋐船舶在舾装标准件车间推行(tuīxíng)“机器人革命”,并构建RRP数字化看板系统(bǎnxìtǒng),实时采集分析生产数据,实现物料配送、工序流转等全流程追踪。通过大数据预测生产瓶颈(píngjǐng)、优化资源配置,完成从经验管理到数据驱动的转型。这种“数字赋能+智能生产”的双轮驱动模式,恰是南通海洋经济向海图强的生动(shēngdòng)注脚。 招鋐船舶生产车间(chējiān)。图片来源/国家级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像招鋐船舶一样,南通众多船舶产业响应“海洋(hǎiyáng)强市”战略。通过核心部件生产(shēngchǎn)的智能化突破,推动(tuīdòng)船舶配套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,与南通沿海港口集群等海洋经济(jīngjì)板块形成产业协同。当传统船舶制造插上智能化翅膀,“南通制造”在深蓝经济赛道中展现出支撑海洋强市建设(jiànshè)的产业底气。 向海(xiànghǎi)取能,开拓绿色能源 在启东吕四沿海广袤的(de)潮间带上,9万余根管桩如钢铁丛林般(bān)挺立于碧波与滩涂交错之处,宣告着江苏沿海规模最大(zuìdà)的渔光互补滩涂光伏项目施工顺利完成(shùnlìwánchéng)。项目采用“水上发电、水下养殖”的复合产业(chǎnyè)模式,在5850亩潮间带实现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的立体开发,显著提升单位土地面积经济价值,实现滩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开发。 与此同时,总投资超800亿元的如东海上风电场作为亚洲最大海上风电基地,以483万千瓦装机规模成为国内首个县域集中连片开发的海上风电典范。2024年(nián)上网(shàngwǎng)电量127.26亿千瓦时,占如东县全社会用电量(yòngdiànliàng)的140%,每年可(kě)节约标煤369.05万吨、减排二氧化碳1527.12万吨,不仅实现(shíxiàn)“绿电”净输出,更成为南通构建(gòujiàn)向“深蓝”要“绿电”供应体系(tǐxì)的核心支撑。南通海事局针对海上光伏这一海洋经济新业态,联合地方政府构建协同监管体系。通过完善滩涂光伏水上安全监管模式、升级智能化管控技术,为江苏沿海最大渔光互补项目(xiàngmù)的高效建设(jiànshè)筑牢安全屏障,助力南通在(zài)海洋绿色能源开发赛道上加速驶向“深蓝经济”新蓝海。 如东海上风电场(fēngdiànchǎng)。图片来源/如东发布 作为江苏省唯一兼具滨江与临海特质的城市,南通发挥黄金水道(huángjīnshuǐdào)与黄金海岸交会作用,坚持落实“海洋强市(qiángshì)”战略(zhànlüè),发展(fāzhǎn)海洋经济,以产业智能化、物流高效化、能源绿色化的实践,在长三角经济带建设中交出“向海图强”的亮眼答卷。 资料来源:南通发布、海门(hǎimén)日报、国家级(guójiājí)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新华报业网、如东发布、南通市人民政府
南通:向海图强,迈向“下一个万亿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